不过同质化对市场不是好事。仙剑出来后,很多游戏公司就跟着学——要死女主角、要悲剧、要唯美,结果大家风格就同质化了。抢的都是同一批用户,其他喜好的游戏用户长期得不到新游戏就流失掉了。他们可能转去玩网游,并发现新乐趣。网游其实更花费钱和时间,但是没办法,他们没有别的可以玩了。
仙剑系列到现在正版软件销售数量近500万套。年代越早,盗版越多。2010年《仙剑奇侠传五》上市的时候盗版少了,我们销售量呈两倍的爆发。国内盗版网站渠道纷纷不做国产游戏了,盗版商赚不到油水,也没有新产品可盗。国产单机游戏产业链慢慢变小,就像菜园里有一些菜,菜虫把菜吃完了,菜不长了,菜虫也就死了。
虽然承认技术上还不够国际水准,但姚壮宪认为“更懂中国人”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优势。
其实,大宇资讯对仙剑系列的网游、端游(客户端游戏)的开发一直都没抓到主流玩法的点。《仙剑奇侠传》最早的网游项目《仙剑online》2000年就立项了,大宇台北团队负责制作,但直到2009年才公测。
中间断断续续重做了好几次,先是Q版,又改做写实版,最后换成3D,制作人也换了好几次,我不在台北也参与不到。做了几次发现,仙剑的风格、玩法不太适合当时的市场主流。
这并不是说RPG游戏(角色扮演游戏)不适合网络化,当年与《仙剑奇侠传》、《轩辕剑》并称“三剑”的《剑侠情缘》网游化就很成功,直到现在成绩都算很好的。他们的成功证明网游化可以做到,只不过是谁能做到的问题。
既然我们不太擅长网游、页游开发,我们多年前就停止了网游开发,把游戏题材授权给其他公司去做。
授权前我们会了解甚至考核合作方的开发实力,比如美术实力和之前的作品,通常合作方都挺有实力也很重视,毕竟仙剑之前有很多作品了,如果画面、剧情水准不够也会伤害企业形象。签了仙剑就像顶着一个光环,既有好处,也有压力。
仙剑题材的授权不仅有手游还有影视授权。影视化对仙剑系列知名度的扩大非常重要,大宇一直与影视公司有合作。
2004年大宇授权唐人电影国际有限公司拍摄《仙剑奇侠传》电视剧,去年也授权唐人电影制作有限公司制作改编电影。影视剧的宣传效果很好,可以把仙剑系列的知名度从核心粉丝扩大到一般的用户。而且题材影视剧会扩大受众人数,让更多人了解仙剑的故事。
游戏不会把玩家主动带过来,但是影视剧会被主动推送到观众面前。不过影视授权金额不多,只是象征性的拿一点。网游、手游授权的收入占到盈利中的大部分。
大宇如今的发展重心还是单机游戏,做好每一代产品维系原来的核心粉丝。仙剑这个IP(知识产权)是从单机起家的,我们用户中最核心也最久的还是单机玩家。从《仙剑奇侠传五》开始,上一代产品赚的钱都投入到下一代开发了,几乎没剩什么钱。
北京软星科技是大宇资讯的研发子公司,目前研发团队有40个人。现在团队相对成熟了,我也参与不多了。不像一代的时候,很多工作我都参与,除了做程序,也写对白、写诗词、画图。一代也奠定了仙剑系列的整个基调,柔美、凄美的原创游戏。
《仙剑奇侠传》是我们为玩家铸造的一个梦,在这个梦里,我们脱离现实世界的桎梏。我们用了20年的时间,去构建这个梦,让它真实地存在于我们身边。我很庆幸,在我最好的时光里,有仙剑相伴。
责任编辑:康康
1.75亿 | 未成年网民1.75亿 未成年互联网普及率达93.1% |
692.59亿 | 拼多多市值超京东 拼多多总市值约692.59亿美元 |
2倍 | 任天堂1至3月利润暴涨2倍 动物森友会创销售记录 |
9.56亿 | 动视暴雪发布Q1财报:微交易收入9.56亿美元 |